12月28日,我国隧洞直径最大的引水式电站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第一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大渡河清洁动力基地建造进一步加速推动,为我国动力电力保证再添绿色动力。
硬梁包水电站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察规划研讨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院”)规划证明和全阶段勘察规划。该电站是国家电力展开“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大渡河干流梯级规划开发中的第14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
“归纳考虑环境保护、资源使用、地质地势和地震条件等要素,电站选用长地道引水开发方式,经过建筑两条长达14.4公里的引水隧洞,将水位差从26米提高至116米,凭借洪流位差发电。隧洞最大开挖洞径达16.7米,改写国内引水式水电站隧洞开挖直径的最大纪录。”项目规划司理尹建辉介绍。
此外,硬梁包水电站还发明了多项纪录。电站装机由大厂房4台27万千瓦混流式和生态厂房1台3.6万千瓦轴流通桨式机组组成,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一站两厂房联合送出电站;电站闸坝高41米,是国内深沉覆盖层根底最高混凝土闸坝;覆盖层深度130米,是国内高地震烈度区根底覆盖层最深面板坝;泄洪流量89立方米每秒,是国内深沉覆盖层根底水闸最大泄洪单宽流量;进水口宽度123米,是国内最宽会集安置进水口;调压室高度118.2米,是国内最高地下长廊型阻抗式调压室。
据项目规划总工程师王锋介绍,成都院于2000年开端对硬梁包水电站进行开发方式研讨,历时20余年,做了很多规划、勘察、实验和科研工作。2016年项目核准建造,成都院展开了全面深化优化规划研讨,使得各项经济指标位列其时待建水电站前列。建造过程中,霸占了高地震烈度区深沉覆盖层杂乱地基建坝、长大引水隧洞强蚀变围岩开挖支护,以及施工期地震引发的隧洞大规模塌方、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理等世界级难题,极大的提高了深沉覆盖层建坝及长大引水隧洞规划及地灾办理水平。电站规划应用了国产化监控体系、智能厂用电办理体系、智能照明体系等先进的技能,全方面提高了自主可控化、数字智能化、节能降耗水平。
硬梁包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动力超51.8亿千瓦时,可满意21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电站的运营将节省标准煤约155万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407万吨,为我国绿色低碳展开作出重要贡献。一起,将加速甘孜州藏区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展开,带动相关工业逐渐提高,具有极端严重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