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30日上午,珠海市前山公社莲塘大队西侧的一处小山丘上,220千伏珠海变电站站长杨维炳和值班员正在进行紧张的送电操作,他们将要接通联结珠海变电站和澳门北面变电站的110千伏珠澳A、B线,实现对澳门正式送电。
经广东和澳门方面共同商定,这一天,粤澳联网真正开始启动并在两地举办庆祝仪式。此前,杨维炳他们已进行了多天的并网试验,联网运作情况一切正常,但这次操作事关重大,他们异常谨慎。珠海侧投产现场总指挥是省中调副主任马鸿伸,由他发出投产令。在现场守候的,还有来自省电力局、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珠海供电局等单位的30余人。
11时许,各项监测显示,珠澳A、B线送电成功。此时,在澳门北面变电站启动仪式现场,澳督高斯达与广东省电力代表团团长、副省长匡吉同时按下启动按钮,宣告粤澳正式联网。一时间,现场掌声雷动,鼓乐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粤澳联网,意味着澳门结束了电力“孤岛运行”的历史,从此,广东的电力源源不断供向澳门,为方兴未艾的澳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陆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的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1887年被葡萄牙占领并辟为殖民地。1974年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的军事政变并取得成功后,新政府宣布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1976年,葡方承认澳门成为“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交。这些都让内地与澳门方面的联系慢慢的变紧密。
此后不久,中央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灵活政策,并试办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外资。而此时的澳门,一方面受欧洲海外贸易优惠政策的刺激,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甚至一些香港企业也搬到澳门办厂,小小澳门“挤进”上千家加工公司;另一方面澳门三岛(澳门、氹仔、路环)属于独立小电网,仅靠两座燃油发电厂发电,容量不足30万千瓦,不仅供电能力捉襟见肘,过高的发电成本使得当时的每千瓦时电价达到1港币。用电难、电费贵、噪音等污染大,令当地企业和居民叫苦不迭。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与澳门相比,电力建设加快发展的广东电网峰谷差值很大,特别是晚上10时之后的电力还有不少富余。两者电网峰谷时段的明显差异,这也让著名爱国企业家、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何贤等看到了解决澳门电力难题的希望。
1980年4月,何贤与澳门政府经济协调司、总督助手谢兆时等开始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接触,商谈广东电网向澳门供电事宜。
从4月8日,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陈岗等开始与澳门当局代表谢兆时等多次洽谈。到6月20日,双方已经进行了四次洽谈,“双方对供电澳门的一些原则初步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分别起草交换了《补偿贸易供电协议(草案)》。”协议草案最重要的包含澳方同意广东购中华电力公司电力转售给澳门,澳门方面提供2亿港元补偿贸易资金用于广东电力建设,在广东供电澳门后逐月抵扣电费等内容。
省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很看重此事,7月上旬根据省领导指示,委派叶修青等赴北京向国家外资管委会及有关部门作情况汇报。得到国家的指示后,省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与省计委、经委、财厅、中行、外贸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在7月22日召开会议。“广东毗邻港澳,搞好睦邻关系是很重要的。”大家一致认为,向澳门供电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有重大意义。
10月27日,陈岗等四人第五次赴澳门,洽谈协议草案修改意见。与陈岗等人进行谈判的谢兆时等人,把这次谈判看成是对协议的一些细节稍作修改后,就能确定签字日期了。在陈岗等人提出要对供电日期、供电负荷上进行重新调整研究时,谢兆时显得忧虑而悲观。他说:“我们已放弃了其他选择,只能依靠你们供电来解决澳门一直以来的电力大问题了,现在澳门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啊。”
虽然如此,双方还是基于处理问题的态度持续对线天的谈判中,陈岗等人对澳门希望与广东合作谋求解决其电力供应问题持积极态度,同时阐述了目前广东电力无法平衡、困难较大等具体难处。澳门方面表示谅解对方存在的困难,同意在供电日期、供电方案等方面重新进行了研究,共同商讨以尽快确定双方都可接受的新方案。
陈岗等人返回广州后,马上向省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和请示。副省长王全国于11月5日作出批示,同意转供香港电力给澳门,从1984年开始由广东供电等。
11月7日,陈岗等四人第六次赴澳门洽谈。所幸,经与澳门南光贸易公司CEO柯平等人沟通,并与谢兆时等人谈判,双方对于草案的修改基本上取得一致,并未出现过多的分歧。
说起澳门南光公司,这是一家新中国成立前夕创办的中资企业。1949年五六月间,港澳工委澳门分工委负责人柯正平接到指令,在澳门创立贸易公司。经过数月筹备,8月28日,柯正平借用新马路100号“新中行”的阁楼设立了“南光公司”。创办初期的南光公司在支前司令部领导下,支援广州市、海南岛和万山群岛解放,为北方解放区输送粮食等短缺物资,并曾经组织为解放初期广州五仙门发电厂运送煤炭,以及“抢运”战略物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柯正平还针对在澳门势力的活动,组织南光公司团结广大澳门同胞进行坚决有力的斗争。
南光公司创始人柯正平,又名柯平,生于1911年4月,广东海丰人,1927年在广东海丰县参加工农革命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为当时的东江纵队提供后勤服务。1934年到澳门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创办南光公司,历任公司总经理、澳门中国旅行社董事长、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2003年获澳门特区政府授予大莲花荣誉勋章。2005年9月30日在澳门逝世。
陈岗等从澳门返回后,11月19日,省电力局再次向省人民政府报送请示,报告了这次谈判达成的新方案。11月28日,省委书记、副省长刘田夫批示,“同意十一月七日省电力局代表团与澳门当局谈判取得的一致意见,不要再改变并争取于最近签署协议。”
此后,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敲定了许多细节问题。与此同时,省外经委、省外办也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请示并获批同意。
1981年7月31日,广东省电力公司与澳门电力不具名有限公司补偿贸易供电合约正式签署。局长师兆祥和副局长陈岗、张强、童干等4人作为广东方签署人,而澳门方面签署人是何贤等4人。
这份红底烫金,印有繁体中文和葡文、英文三种文字封面的合约中,明确合约总期限为22年,自1987年7月31日至2003年7月31日。对供电功率、供电价目、供电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供电计量等方面作出了约定,供方广东省电力公司自1982年7月1日开始向用方澳门电力不具名有限公司供电,供电价目以港元计算,用方按月向供方支付电费。在合约的第八条“补偿贸易方式的预付款项”中,有一笔高达2亿港元的“巨款”格外引人注目——澳方向广东方面提供2亿港元的无息预付款,“作为广东电力系统向澳门供电的电力工程建设费用,”在合约正式签订后,按约定的时间,分5次支付。而广东方面则从1984年1月份开始,分10年,每年2000万港元,分12个月,在每月之电费结算中支付补偿。
后来,根据资料显示,这笔资金用于扩建和建造了韶关发电厂发电机组及送出工程,江门至珠海220千伏线千伏变电站及珠海至澳门澳北站110千伏双回联络线千伏江门变电站调试微波通讯设备
▲1982年,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实施工程人员正在安装220千伏江珠线输电铁塔
沙场秋点兵。1981年10月,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经理黄锦熙、副经理陈锡畴等迅速调集队伍,该公司输电一、二、三工地500多人陆续开赴江门、中山、珠海等市县,打响了架设220千伏江珠线基,导线,其中跨江段为LGJJ-400,进出线,沿线个公社。
而在珠海,变电站建设施工战役8月已经打响。在土建工地基本完成基础交付时,变电工地主任李文泽接到了变电站设施安装的工程任务。1982年5月,李文泽带领50多名安装人员动身前往珠海,李文泽是一名“老工地”,1948年东北解放时就在东北电管局当起了学徒工,后随着武汉送变电工程局203工地南下广东参加建设,并留在了广东。和他一起到珠海的,还有工地技术员莫国全、吴希武、罗镇喜。由于工地一班当时还在安装220千伏深圳(水贝)变电站设备,同时考虑其中涉及众多进口设备等问题,李文泽这次调集二班参加安装,班长陈裕德、副班长,班员有李家干、陈可森等人。据陈裕德回忆,他1980年从刚果布昂扎输变电工程专家组回国后,休假还未结束就参加了220千伏汕头红莲池变电站建设安装,后又转战220千伏深石输变电工程——东莞石龙公社板桥变电站。
在1981年3月21日省外经委对“广东向澳门供电补偿贸易合约”问题的批复中,省外经委就提出,为保证1982年7月1日开始向澳门供电,应抓紧韶关电厂20万千瓦发电机组扩建工程和深圳至石龙、江门至珠海220千伏输变电项目的建设。
那时进入珠海经济特区需要办边防证,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已统一为李文泽他们办好,60多人组成的工程队伍,在天蒙蒙亮时,就坐车从广州出发了。一路辗转,中途又经过了多处轮渡,到达珠海工地已经是晚上9点。李文泽他们的安装持续了数月,他们白天在工地施工,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那时按规定员工每月只能回一趟家,并且要经过工地负责人审批,由于来回广州耗费时间长,很多人几乎长年都泡在工地。
据陈裕德回忆,珠海变电站安装2台强油循环风冷有载调压主变压器,是保定变压器厂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产品,变压器体积小,厂家出厂时充氮气2.5个大气压,安装时只须进行附件安装,滤油和注油,以及二次线路连接,无须吊盖检查,整个安装进度较快。陈裕德等人还通过改造工具,将立弯母线器、弯管机等由手动操作改造成电动液压操作,用于变电站母线压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就在陈裕德他们开始安装20天左右,这年春夏交接的季节,省输变电工地试验班副班长苏棣芳带着7名调试工作人员也动身赶来珠海,开始对站内设备做调试。在开展设备直流耐压试验时,发现已安装的约60个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绝缘瓷套管等的试验结果存在异常,泄漏电流大于了标准10微安的几倍。“难道是厂家的这批设备都有问题?”苏棣芳心头一紧,他明白,当时设备紧缺,如果整批设备重新调换,有可能得耽误一年半载的时间,势必影响粤澳联网计划的实施。“这个试验结果,必须慎重研判。”苏棣芳仔细琢磨,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子里闪过,“设备在室外堆放了一段时间,会不会是因为海风的缘故,导致盐分附着在了设备表层,造成设备绝缘性能直线下降?”苏棣芳找来李文泽他们商量,提出用自来水和丙酮对全部的设备外层的瓷套管进行清理洗涤后,再重新做实验,看看结果是否有变化。得到同意后,苏棣芳趁着一个大晴天,带着单项工程人员热火朝天干起了清洁工作,经过太阳的暴晒,设备外层很快恢复了干爽。苏棣芳和调试班员们开始了第二轮紧张试验。这次试验结果,之前数据超标的设备均获通过,无一例不合格情况。
的肆虐下,变电站门窗玻璃被震碎,变电站周围一些屋顶铁皮被掀翻,直接刮到变电站的110千伏高压场地,场地线路因此短路全部跳闸。全站失压意味着什么?电网结构脆弱、又无发电厂的珠海整个市区停电。“灭顶之灾!”当年46岁的杨维炳形容当时所遭受的破坏。
这场台风,同样考验着此时正在澳门黑沙环建设110千伏珠澳线的蔡坚辉他们。经过省电力工业局和澳门当局商定,联网澳门侧终端塔工程由省输以“总承包”方式负责兴建,1982年11月23日,双方代表在广州东方宾馆签订协议书。蔡坚辉他们就是担负着兴建任务,在1983年5、6月份跨境进入澳门参加施工的。
这是省输首次单独承包境外(国外)工程建设项目,澳门仍未回归祖国,实施工程人员也算是要“出国”了。黄锦熙他们第一步在参加人员上进行了严格筛选,指定输电一工地主任蔡坚辉担任负责人。蔡坚辉1953年在东北电管局参加工作,后随武汉送变电工程局203工地南下广东。公司又从输电三个工地各个班组抽调生产骨干、先进分子,并且要求政治上合格,很多人都是班长、副班长等。
厨房班班长汪灯明也被抽调进入澳门,和共和国同龄的他1958年武汉送变电工程局203工地大军南下时,跟随父母来到广州,1970年进入广州酒家工作,考取了二级厨师证,1976年调入省输。汪灯明回忆说,参加江珠线中山段施工后,他和蔡坚辉以及财务专员张桂枝等作为先遣人员率先抵达澳门,第一件事就是在澳门采购锅碗瓢盆、买菜、小工具及生活用具。他说,参加澳门实施工程人员共25人,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组合屋,居住地周围用铁丝网围蔽。为了节约外汇,搭建组合屋的铁皮等材料,以及床铺寝具等,都是他们从内地带过去的。而建设铁塔所需钢材、水泥、砂石等同样来自内地运送。
蔡坚辉他们每天一早就开工,中午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再一直干到几乎天黑,边境线上灯光亮起才收工。到台风“爱伦”来袭前,两座铁塔已经组立好,等待架线工序了。收到台风警报,蔡坚辉立即组织人员对工地进行全方位检查清理,对组合屋做加固打拉线。“台风吹得组合屋左摆右摆”,汪灯明回忆,好在工地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破坏。
时间到了1983年底,蔡坚辉他们圆满完成了立塔架线任务。由于是对外承包工程,他们更是特别注重把控施工工艺质量,还不忘将印有设计和实施工程单位的铭牌也挂上了两基铁塔。在日常的监理检查,以及最后的验收中,澳门方面都表示合格、满意。临撤场时,蔡坚辉他们带回了所有在澳门添置的用具、工器具,并拆回组合屋。
距离联网投产日期慢慢的接近了,1984年3月,省电力局基建处副处长梁婉思带队,抽调苏棣芳等7名业务技术骨干组成工程师代表团,前往澳门电力公司交流,为粤澳两地实现联网进行技术层面的面对面深入沟通。这期间,梁婉思他们发现,内地的相序为“ABC”,分别以黄绿红三色表示,而澳门方面相序却是“RYB”,分别以红黄蓝表示,“相序对应不一样,将会引起线路的纵差保护动作,造成线路跳闸。”他们立即对此进行了沟通,并共同就设备标识差异化编制了相应的说明书,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电网调度和运行事故。
正当粤澳联网正进入倒计时阶段,1984年6月25日,台风“云茵”掠过珠澳两地。按照原定计划,数十项电力输澳试验项目将在这天开展。此时,无论是省电力局陈岗,还是珠海供电局党委书记陈文英、局长段光辉等人都感到心悬在了半空。当天,试验项目完成了一半,珠海变电站杨维炳他们对试验比较满意。
6月26日,双方接着来进行并网试验,但因台风影响,比原定时间稍为延迟。最终试验结果一切正常,10时43分,广东与澳门电网并网,内地正式具备输电澳门的条件。此时,陈岗、陈文英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是广东电力首次输澳,但只输送至澳北变电站,由于澳北变电站仍未连结澳门电网,因此尚未正式输送到澳门市区。
随着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的送入澳门系统,必将促进澳门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广东与澳门的繁荣。”匡吉在仪式上致辞,“广东省和澳门地区的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十分关心澳门居民的生活,真诚地希望澳门地区经济繁荣。这就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广东省政府全力支持实现这项工程的原因。”
高斯达对粤澳联网同样给予高度肯定:“为了澳门的发展和繁荣,今天,我们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方面要依赖对本地区经济稳步的增长有信心和有决心的投资者的能力和意愿,但很明显而又必要的,只有维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尤其是与广东省在综合经济关系方面历来所呈现的合作气氛,这个经济稳步的增长现在所见到的节拍才能够继续。”
那天,澳门政商界知名人士也几乎都到场祝贺。据澳门日报报道,一同出席仪式及餐会的还有澳门政府建设司马文佳、保安司斐迪鎏、经济司高树培,南光公司柯平,以及马万祺、郑华、何鸿燊等众多人士。
7月1日的《澳门日报》报道了当时粤澳联网消息,“据广东省电力局局长陈岗透露,在韶关电厂未供电前,广东省向九龙电力公司买电以补充广东省大电网的耗电所需。广东省并已耗资二千五百多万元人民币,建成了由深圳至广州的输电系统,以接收九龙电力公司的供电。而目前本澳(澳门)的电力供应,在韶关电厂建成之前,暂时还透过深圳广州输电网,将九龙的电力输来本澳。广东省境内的电力由广东省大电网输入220千伏珠海变电站,经过两条110千伏的高压线路,由珠海越过青洲鸭涌河,输到澳北变电站。”广东省电力到此兵分两路,分为66千伏和11千伏。11千伏并入供电网;66千伏高压电则输入葡京变电站,降压为11千伏,再分两路,一路入马交石电厂并入供电网,另一路入氹仔变电站。而澳门电力公司为接收广东省电力,耗资1.7亿元葡币(澳门币),分别兴建澳北变电站、氹仔变电站和葡京变电站,3个电站已陆续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此外,还在青洲鸭涌河边兴建了两座高压终端电塔,费用为110万元。其中,澳北变电站投资额为8200万元,装置有3台66千伏主变压器,总电量为12万千伏安,供应澳门北区电力。一时间,粤澳联网供电的消息传遍了澳门大街小巷。这一年,广东向澳门供电量达到2511万千瓦时。
自粤澳联网之后,省电力局继续加快了电源电网建设,1985年7月31日,韶关发电厂扩建的#8机组投产发电,机组发电容量20万千瓦,而珠海变电站在1990年底开始做全面改造,扩建为3台15万千瓦主变,220千伏线路扩建为双母线,全部少油开关改造为六氟化硫开关,增加6个110千伏GIS间隔设备。1992年,110千伏珠澳A、B线改造为地下电缆。也就是在这一年,广东向澳门供电量突破1亿大关,达到10469万千瓦时。
为进一步提升对澳供电的可靠性,南方电网公司在2014年编制了《2010-2020年南方电网向澳门输电规划第一次修编报告(审定版)》,这中间还包括启动建设对澳送电第三通道建设,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全面建设。预计至2020年,南方电网向澳门送电容量达到152.9万千瓦,2030年,将达到169万千瓦。
粤澳联网,两地携手,为澳门长期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开启了广东电力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