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客户案例

丰碑丨探访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争气井”

来源:客户案例    发布时间:2024-09-28 23:06:43

  4月15日,记者来到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3社,探访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关基井。这口深井已围上白色的围墙,一块提醒牌特别醒目:当心中毒、当心天然气爆炸。蓝天白云下,采气井口静静伫立,斑驳的铁架犹如一座无字丰碑,诉说着它曾经辉煌的过往。

  这口引以为傲的超深井为何叫“争气井”?开钻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疑问,记者做了走访。

  观义镇池塘村3组组长龙和宗带着记者近距离走近关基井,这是一座用围墙围起来的油气井,高约2米的机井身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铁制阀门,周围分布着一些配套设施,基座特别显眼。这里,坐落着新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关基井,三年探钻7175米,使我国跃入当时世界深井钻探的先进行列。通过走访得知,这口深井是由当时川西北矿区7001钻井队承钻,1974年12月17日开钻,1977年12月4日完钻。

  很难让人想象,就是这样一口井,承载了一代石油人艰苦奋斗、为国找油、苦干实干的赤诚忠心。为了更加进一步探索关基井背后的故事,记者找到了一位亲历者——刘汉贤,当年他曾在川西北矿区7001钻井队担任队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能钻7000米以上超深井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毛主席作出我们也要打超深井的指示,瞄准的正是“赶美超苏”的目标。但当时所处特殊时期,“四川石油会战”基本已处于“会而不战”,钻井工作长期处在混乱状态,部分钻井队被迫停产。直到1970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勘探工作才在困难条件下开始缓慢恢复。

  钻超深井,需要多项科技的支撑,体现的是大国深度,每向下一米,都是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新挑战!由于我国深井钻探技术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深井钻探科研难度极大、后勤保障乏力,缺技术,缺工具,没有地质资料,可以说关基井的开钻几乎是处于极度困难中探索前行。

  通过专家反复测绘,研判会商,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最终确定在观义镇池塘村3组打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因为这里区域构造位置在老关庙背斜近顶部轴线上,属于龙门山前山带与川中地区过渡带,是连接中坝、八角场、龙女寺的东西向区域大剖面,在这里钻超深井对于弄清过渡带地区的地质构造,含油、气情况,寻找后备油、气资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毫无疑问,这是一口科研井,一边钻探一边进行技术攻关。也是一口“争气井”,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中国人民争气。更是一口政治井,要完成国家使命,在石油勘探上“赶美超苏”。重任在肩,人定胜天。7001钻井队的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敢打敢拼,战胜了在钻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而打破了由美、苏把持的超深井技术“垄断”,把国内超深井钻井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那个年代振奋人心的一面旗帜。

  “上天、入地、下海”是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三大壮举,与“上天”“下海”相比,我国的“入地”工程相对滞后。石油是工业的血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时,也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名片。党中央的指示就是国家使命。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一场举全国之力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大会战就此开始。

  1974年12月17日,高耸井架在梓潼县红旗区(现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3组)的山梁上立了起来,寒风朔号中钻头开始一寸寸向地层下挺进,24小时不间断向下探索。当时,全国十余个厂所院校,石油系统专业力量先后参战。担任钻井任务的是7001钻井队,来自全国各省区的100多个钻工兄弟在这里组成一支钻井先锋队,一干就是3年。

  打超深井到底难不难?难!接到任务的7001钻井队因没有经验,能不能打成这样的超深井,感到困难很多,心里也不踏实。当井深达到4000米时,钻井队就遇见了高压盐水层。刘汉贤说,“盐水层出来以后就把我们的洗井泥浆给污染了,钻井的泥浆像我们人的血液一样,泥浆污染过后,如果处理不好,就根本无法打井。”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处理此类情况无经验,更没有技术,一边摸索一边前进,西南石油学院专家、四川石油管理局调配专家现场蹲点,成立钻井液攻关组,不断试验,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抗高温、高压、耐热性好的泥浆体系。

  有这样的一个场景,至今让刘汉贤记忆犹新。1976年7月份的一个凌晨,,电闪雷鸣,呼啸的狂风把钻井队动力设备刮翻了,瞬间动力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整个钻井动力失效。钻具还在井里面,怎么办?如果卡钻,后果不堪设想,刘汉贤想到这里背脊发凉。就在这个危机时刻,钻井队全部职工自发弄上管钳、链钳,加上加力管、钢丝绳,就开始人工开钻,十多人一组,推一会儿,又换另一组。漆黑的夜里,大伙就靠手电筒,在中轮流上阵,用人工力量将100多吨的钻具动起来,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整整5个小时没有一人叫累,个个淋成了落汤鸡,大伙只有一个信念,一定不可以卡钻,不能因此延误工程进度。

  风雨虽大不足惧,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的前进意志,汇聚起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力量。1977年12月4日,关基井以7175米完钻!在关基井的钻探过程中,7001钻井队先后战胜高温、高压、盐水层、石膏层、垮塌层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取得了川西北地区白垩系-二叠系完整可靠的地质剖面,开展了7项录井,取得了33项资料,334514个数据,发现了32个油、气、水显示和气测异常段,为川西北地区石油勘探打开了新局面,为研究川西北-川中过渡带的石油地质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形成了使用自制取心工具和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地层牙轮钻头、超深井泥浆处理剂、油井水泥等多项科技成果。

  1977年《六千米、七千米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获全国和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关基井于1978年荣获四川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7001钻井队刘汉贤等代表受到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红旗》杂志等国内主流媒体,相继刊载四川石油人的英雄壮举。

  关基井能在三年完成钻探任务,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当年,钻井任务确立后,梓潼县革命委员会格外的重视、全力支持,成立了工作专班,在最短时间批准用地报告,进行前期拆迁,划定钻井队工作、生活用地。在钻井大部队到来之前,基建队伍首先进场,要在这荒山坪里修建职工宿舍、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红旗公社(现观义镇)抽调一百多群众参与建设,为加快建设进度,当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也抽调机械去参加了,军民一起,齐心协力,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豪情满怀,大干快干,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第一批基建任务,首批钻井队员立即入驻。

  赶美超苏,只争朝夕,钻井队队员们一边钻井一边还得接着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队员们三班倒,人歇机器不停,休班期间和当地群众一起参与基建,喊着号子,修路、平坝、建运动场、洗澡房等。梓潼县革命委员会主动作为,热情参加,在为钻井队调派粮食的同时,组织附近村社群众送蔬菜、鸡蛋等生活物资,保障钻井队队员们的生活。

  “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一线钻井队员及科研人员两百来号人,虽然有政府的特殊供应,但远不够开销。钻井之余,井队还得搞农副业来维持生活。当时,池塘村给了我们20多亩土地,我们自己还种地、养猪、养鸡,种包谷、种红薯,为了种好地,钻井队员们还去附近农户家挑粪,遇上农忙,我们还抽一部分同志帮生产队劳动,遇上我们基地上搞基建需人手突击,池塘村会派青壮劳动力帮忙,村上会给他们记工分。”刘汉贤介绍说。那时候,村上种地用的肥料多在县城去拉,多用牛拉车,拉得少速度慢,钻井队有几辆卡车,队上就调卡车帮附近村、社拉化肥,分文不取。在钻井队员中,有个别带着家属,工资很低,养活一家人挺难,就把家属的户口迁到池塘村,年底就能以池塘村村民身份分粮,全村总迁了七八个钻井队员家属户口,有两个是改革开放后才把户口迁走。现在,当年落户在这钻井队员家属还带着家人回来看望乡亲们。

  在整个探钻过程中,以刘汉贤等为代表的7001钻井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攻破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和英雄气概,书写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快速地发展的传奇故事。当年我们贫穷落后,但是有志气有力量,正如毛主席所言,我们“钢少”却“气多”。7001钻井队所传承的品质就是不甘人后、追求卓越,就是提振着一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骨气、勇气、锐气、正气,以刘汉贤等为代表的7001钻井队所传承的品质历久弥新,为梓潼涵养“五种品质”注入了更加深厚的时代内涵,赋予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核。

  历史总是在伟大事业中得以升华。梓潼是一块红色的沃土,红四方面军曾在梓潼建立三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梓潼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邓稼先、王淦昌等九位两弹一星元勋曾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被喻为“争气弹”,关基井被称为“争气井”。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的英明领导,得益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梓潼人民为完成国家使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基井承载着一段尘封的历史,彰显了伟大的石油精神,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恪尽职守,求实奉献。保护好关基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宣传好这种精神,打造又一个红色研学高地,是我们肩负的崇高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帝乡儿女要发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涵养“执着、柔韧、包容、爽脆、争气”五种品质,以“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筚路以启山林”的决心,“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梓潼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