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铁人精神的发祥地。它不仅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石油资源,而且孕育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三大四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玉门精神。依靠这种精神,玉门石油人不断开拓创新,从一个又一个困难中挺立过来,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创造了属于玉门油田也属于中国石油的历史荣光,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09年6月19日,时任中央、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到克拉玛依调研时说:“在石油战线弘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实际上包括克拉玛依精神、玉门精神,这种精神的弘扬,至今仍然需要,而且永不过时。”2024年是玉门油田开发建设85周年,恰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这个重要时刻,再学习再思考玉门精神,深刻认识到贯穿其中的“心怀‘国之大者’,矢志担当进取”的宝贵品质,这根植于玉门精神在变革中铸就,体现在支撑企业新征程的转型发展,也必将引领玉门石油人以强烈的自信心、主动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石油摇篮”不竭力量。
玉门精神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时期铸就,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玉门油田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85年伟大实践中,玉门石油人在一次次困难挑战前挺身而出,在一场场重大变革中沉着应对,彰显了玉门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矢志担当进取”的宝贵品质和实践要义。
不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不论是艰苦卓绝困难重重的过去,还是工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凭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玉门石油人始终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勇气魄力,推动油田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玉门油田老“五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厘钱”精神,缺乏设备、自己制造的“穷捣鼓”精神,原材料不足、改制代用的“找米下锅”精神,人员不足、多作贡献的“小厂办大事”精神,修旧利废、挖潜改制的“再生厂”精神),体现出玉门石油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担当进取的精神品质。
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中,玉门油田义无反顾肩负起“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三大四出”历史重任,先后进行中国第一次边外注水、第一次油井酸化、第一次顶都注水等众多先导试验,首创“前三队、后三厂”、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法等多项管理制度,开展小井眼钻井、旋转快速钻井、钻机整体搬家等诸多技术创新,生产出10号航空液压油、80号真空封蜡等新中国第一批军工产品。从石油河畔走出的玉门石油人,14人成长为省部级干部,9人成为两院院士,许多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石油专家和技术骨干,原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同志称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老母鸡”。“三大四出”就是玉门石油人不停地改进革新创造、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生动诠释。
玉门油田发挥老石油工业基地作用,当新油田建设需要时,要人给优秀的,要设备给最好的。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10多万玉门石油人先后西征克拉玛依、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庆阳、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铸就了“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的历史丰碑。其中大庆会战中的“八大老总”6人出自玉门、“五面红旗”4人出自玉门、“五把铁锨闹革命”的领头人也来自玉门。197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以《玉门风格》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无私奉献就是玉门石油人胸怀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大局,慷慨无私、历尽艰辛、协同进取的责任担当。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支援新油田开发建设后,玉门油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为生存和发展,玉门石油人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创新奋进的毅力和精神,攻克一个个难关,使油田获得持续发展。石油勘探先后发现青西油田、酒东油田,石油开采实现从1970年到2000年三个“十年稳产”优异成绩;炼油化工于1997年建成投运25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2011年实现短流程战略调整,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累计为油田贡献利润20多亿元。自强不息就是玉门石油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发展中为国担当、锐意进取,奋力把蓝图变为现实的生动实践。
玉门精神是一代代玉门石油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发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在民族救亡、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石油工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极具进取心的优良传统;是以初心不变的定力、沉着应变的智慧、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重重困难挑战,经过长期磨砺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给予了一代代玉门石油人在任何困难面前化危为机、担当进取、自强不息的信念。
20世纪30年代末期,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38年10月,我国沿海各主要城市和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一向依赖进口石油产品的国民经济断了“洋油”来源,导致抗日大后方发生油荒。民族危亡之际,以孙健初、严爽、靳锡庚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抱着工业救国、抗日救国的志向,肩负为国找油的使命,开始艰难创业。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1939年8月11日,老君庙一号井出油,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序幕,也翻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第一页,至新中国成立的10年间,玉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95%以上,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抗日烽火、护矿斗争、生产实践等多重考验中,玉门油田不仅为迎接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形成了以“无中生有、艰苦创业”为内核的“老君庙精神”,成为玉门精神的最初基因。
在玉门油田勘探开发如火如荼展开,急需大批人员补充时,中国人民第19军第57师奉同志命令,改编为石油师,石油师三路大军4300多人汇聚到玉门油田开发建设中。他们刻苦学习石油知识和技术,迅速完成由军人向石油工人的转变,在油田勘探、开发、炼油、运输、油建等各领域建功立业,为油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热爱玉门、奉献玉门、建设玉门,在改变自身的同时,将能征善战、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纪律严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队伍管理的光荣传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及为人民服务、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融入油田建设,玉门精神得到早期积淀。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孤立和封锁。为尽快使国家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玉门油田作为“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觉承担“石油长子”责任,开展大规模生产建设运动,相继发现石油沟、鸭儿峡和白杨河油田。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庄严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生产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1959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40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怀着饮水思源的朴素情怀,在国家最需要石油的时候,油田职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需,战酷暑、斗严寒,多打井、多采油,掀起人人都为新中国立功的热潮。在火热的生产运动中,涌现出了以郭孟和、王进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情怀,丰富了玉门精神的内涵。
进入新时代,面对老油田人多、油少、缺气的严峻考验,玉门油田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改革创新中谋求新突破。特别是近五年,玉门油田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和标志性的新成效,全面增强了玉门石油人的底气和信心。2022年,油田整体实现18年来首次扭亏为盈的历史新跨越。2023年,油气和炼化业务实现“双盈”,油田整体经营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成绩,获得中国石油业绩考核A级单位。
面对国家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局面,玉门油田确定“油气并举、多能驱动”发展的策略,持续推进酒泉盆地精细勘探,不断挑战提高采收率极限,老君庙油田保持4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成为全国高效开发典范。抢抓中国石油矿权流转重大机遇,先后获得环庆、宁庆两个流转区块3460平方千米流转矿权,快速建成40万吨油田、亿立方米级气区,结束了油田开发史上82年没有天然气的历史。大力开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技术攻关和精益管理,10项指标创近10年最好水平,炼油吨油利润板块对标排名保持中上水平,油田效益支柱作用更加显现。紧抓国家“双碳”机遇,锚定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求,玉门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研究确立“油气并举多能驱动,加快构建油气电氢融合发展新格局”战略构想和“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路径,全力发展风电、光电、储能、制氢,新能源装机总量达54.1万千瓦,拼齐了“油气电氢”综合能源公司版图。玉门油田被确立为中国石油清洁转型示范基地和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率先建成国内首家零碳油田,创造了中国石油第一个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第一个规模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示范项目等11个“第一”,迈出了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铿锵步伐。
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积极构建“1+2+N”(1:玉门油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2:玉门油田分公司落实创新大会精神和指导意见的工作方案、玉门油田科研机构优化整合建设方案两个配套方案;N:制修订项目管理、科技投入、科技奖励、专家管理、标准化等科技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创新治理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项目制管理,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运行模式,青西页岩油测井评价、光伏电站发电系统效率提升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突破,以主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玉门油田首口页岩油风险探井——柳页1H井成功完钻,宁庆深层8#煤岩气成功争取一口风险探井,油田勘探领域不断拓展。全面参与中国石油大集中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建设,组织实施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安眼工程”等系统应用效果,井站场数字化覆盖率达到100%,数字化转型动能加速释放。与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建“绿色能源工程师技术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油田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近五年,累计实施227个科技项目,53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突破,授权国家专利39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项;入选2023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融入工作运行各环节,公司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建立完善各类制度近300项,推进管理体系融合,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深化“油公司”模式和“三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老区“三厂合一”、炼厂联合车间、两级机关“大部制”等重点改革,提前一年完成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初步建立起“油公司”管理模式;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落实,“4+X”(对各受约单位实施“效益类”“营运类”“党建类”“约束及奖励类”基础上将“降本增效主题劳动竞赛”作为“X”纳入考核。)全员业绩考核体系基本建成,共压减二三级机构28.1%、领导干部职数9.27%。关停退出低效无效业务,推行市场放开搞活,实施老君庙采油厂市场全放开、内部市场化价格体系调整、工程技术服务单位亏损显性化等措施,建立“推厂下海”系列配套机制,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物业管理由托管变直管,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公积金管理等社会化职能顺利移交,剥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
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持续推动企业管理向精细管理跨越、向精益管理迈进。深入践行“四精”管理要求,坚持在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油田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开展玉门炼化总厂精益管理示范观摩,在全油田系统推动落实精益管理。深化法治企业建设,强化合规、对标、内控等管理,管理基础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全管控发生显著变化,老区3个油田全部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获得中国石油“平安企业”称号。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纠治“”顽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高严细实、追求卓越”企业作风成为全员思想共识和行为准则,全心干事业、精心抓管理、用心带队伍、贴心爱员工、信心创佳绩的“五心兴企”局面加速形成。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企业强。玉门油田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先进文化育人铸魂。讲好“石油摇篮”故事,传播“石油摇篮”声音,在石油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源泉”宣讲,被评为2017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开展“央企楷模”“铁人式的好干部”陈建军重大典型宣传,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甘肃省委党校、石油院校等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联合工信部和共青团中央开展工业文化研学等活动,“石油摇篮”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建党百年之际,由玉门油田提供的王进喜大战白杨河时用过的抽油机红色文物在中国历史展览馆展出,玉门油矿解放日被确定为中国石油纪念日,老君庙油矿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第四批全国工业遗产,建成了以老一井为代表的一大批石油精神、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油田红色底蕴愈加深厚。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之际,组织职工自编自演话剧《永远的铁人》,先后在北京、大庆、兰州等地演出,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成功入围第17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认线年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主旨讲话精神,积极开展中非人才合作培养,推动中华文明交流互鉴。
玉门油田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员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作为奋斗目标,常态化开展“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心实意为员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智慧和谐居住小区建设全面完成,矿区活动场馆不断完善,员工实现持卡就医购药,职工食堂赢得大家点赞,物业真情服务温暖人心,员工收入持续增长,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不断提升。近五年,油田5名员工成长为酒泉市、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百余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奖励。
这些成绩的取得深刻地表明:玉门油田在中国石油党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战略转型发展迎来了丰硕成果,这正是玉门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作为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玉门精神支撑玉门油田从亏损行列中走出来,在新能源事业中快速发展。油田发生的转变,靠的就是玉门精神激励玉门石油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而担当进取。玉门精神成就了新时代的玉门油田和玉门石油人,是玉门油田不断改革创新突破的重要法宝,也是玉门石油人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自由幸福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玉门油田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面对员工群众新期待,面对破解“两大突出矛盾”(攻坚本质扭亏与业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突出矛盾,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愿景目标与创新驱动不足和精益管理落实不够之间的突出矛盾。)新要求,玉门油田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中国石油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玉门精神独特优势,传承弘扬玉门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矢志担当进取”的宝贵品质,以“七个坚持”(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发展为本、坚持安全为先、坚持合规为要、坚持利润为王、坚持精益治理、坚持改革创新)治企理念和战略举措推动油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率先建成油气电氢综合能源公司,打牢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石油摇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玉门油田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红色基因、红色血脉是玉门精神的底色,对党绝对忠诚是玉门精神的灵魂。玉门油田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重大政治原则,用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领油田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党组决策部署,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各领域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4月,习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开发建设85年的玉门油田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担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责任使命的应有之义。玉门油田将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紧紧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应对各类新问题新挑战,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统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力量,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坚定守牢安全生产稳定受控、油气当量稳定上升、经营利润稳定增长“三个底线”,坚决打赢稳油增气、炼化安稳长满优运行、新能源项目建设、工程服务减亏扭亏“四大攻坚战”,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增强玉门油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坚决扛起中国石油新能源先锋、清洁转型示范基地和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责任使命。
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认识和结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确保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玉门油田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严格遵循中国石油“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和“四化”治企准则,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组织、运行、制度、监督和党建“六大体系”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筑牢油田科学技术创新、依法合规、安全管理、人才强企、企业文化、党的建设等各项制度基础,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公司治理和企业发展更好相适应,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活力,为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持续优化油田治理结构,配套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研究制定玉门油田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油气电氢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实施方案,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油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才能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玉门油田将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改革依靠员工、改革为了员工、改革成果惠及员工的理念,坚持员工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营造员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生态环境与舆论氛围。健全完善更加精准灵活、规范公平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突出多劳多得,体现价值创造,全面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推动油田更好更快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困难群体帮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员工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做好乡村振兴对口支援,持续推进消费帮扶,支持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发展壮大;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效能。
习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置身于玉门油田决胜本质扭亏、开创发展新局的关键时期,玉门石油人要自觉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慢慢地加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石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石油摇篮”力量。